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模式(2011)经验交流会会议材料之2 -凯发官网入口

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模式(2011)经验交流会会议材料之2
信息来源: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11-5-10 浏览次数:7878
字号【    】

会议名称:  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模式(2011)经验交流会

 

会议地点:  四川省绵竹市

 

发言主题: 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介绍

 

发 言 人: 北京市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 何剑雄

 

     朝阳区面积470平方公里,是北京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近郊区,也是经济发展较为强劲的区域,现有教育单位251校,360址,教育总量大、类型全、布局广、发展快。朝阳区教育信息化自2000年的“校校通工程”开始,已经走过第十二个春秋。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从“解决有无”、“普及覆盖”进入了“性能提升”阶段;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我们从教育资源的“有无”、“能用”向“好用”方面发展;在教育应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已从“单个应用建设”、到应用整合的“互联互通”,目前正在向“流程再造”方面过渡。

     以下我将从朝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定位、已有成果、网络视频教研建设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介绍朝阳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与在座各位教育信息化同仁交流,共同探讨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思路。

一、朝阳区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定位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创新服务,支持教育创新、管理创新、应用创新。这些创新之间相互促进,从而改进教育模式改革。我们认为,信息化建设应以促进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提升为指导思想,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和为基本特征,以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管理效益为导向,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以提高全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区教育决策服务水平为建设目标,最终促进区域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紧密围绕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业务服务,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和效果,从单纯的“做事”、“为用户做事”、“为用户做有用的事”等定位在“为用户做有助于事业提升的事情”这个层面上来。

技术基础上,考虑区教育发展理念、平台、工具、资源、服务、保障机制、绩效和运营等,然后制定详细的规划,并落实规划内容的建设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以及实现可管理可持续的运营。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发展落实规划。

二、朝阳区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成果

十二年来,我区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开展工作。

1、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

经过校园网建设和各类达标工程建设,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分别建成了校园网,部分示范校的校园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媒体教室比例、生机比、师机比等指标大幅提高,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满足了网络化学习对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要求。

2007年朝阳区建成由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三级网络构成的750公里的朝阳区教育城域网,目前接入该网的教育教学单位达350所,学校接入带宽90m,高标准完成了“校校通”工程。

2008年至2009年分三年建成覆盖全区各学校的朝阳教育安防监控系统,通过朝阳教育城域网将全区各学校安防监控图像传送至区平台进行存储转发,同时满足区教委和区公安分局在重大事件的应急指挥保障工作。

在基础设施维护层面,我区2008年开始建立信息化运维保障工作机制,设立统一客户号码等接入手段,面向全区所有教育单位提供无差别的服务事件接入、远程凯发官网入口的技术支持、设备设施定期巡检、现场维护、应急抢修和考试等重大事件保障等服务。

2、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

在已建成的朝阳教育城域网基础上,我区在“十一五”期间陆续建成朝阳区教师研修网、朝阳区课程网、朝阳区科研网、朝阳区教研网、朝阳区教育资源网等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资源网站,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网上教研和网上师训,促进全区教师间的工作交流、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形成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建设机制;构建了与市级教育资源共享交换,实现区校两级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3、信息化应用建设和推广

在学校业务层面,我区以数字化校园试点建设和星火计划应用推广等为切入点,已建设完成数字化校园11所,在建19所,星火计划开展三年来共支持数十个学校近百项信息化应用,业务覆盖大部分行政与教育教学管理领域,推动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核心工作中的应用,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实现信息化条件下教育管理应用的新突破。

在全区管理层面相继建成35项区级业务应用平台,实现对全区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教育资产等信息的动态管理。2010年我区启动朝阳区教育应用系统整合建设项目,整合全区教育核心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构建政务协作、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成长三大平台,系统上线后将为两委与各级教育单位的领导的管理、决策工作提供信息化手段,提升辅助决策水平,提升朝阳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4、标准化建设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我区充分利用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已有信息化标准,结合朝阳教育的特色,逐步建立朝阳区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并推动实施。在工程方面,已编制朝阳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朝阳区教育安防建设标准等;在应用方面,初步形成朝阳区教育基础数据元标准、朝阳教育数据交换标准、教育资源编目标准等。对信息化建设起到良好指导作用。

5、队伍建设方面

朝阳区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每学期定期组织常规网管知识培训4次,骨干网管培训2次,每年度举行网管技能大赛培训多次。通过专家引领、反思教学、经验交流、专题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与评价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已形成骨干网管队伍和信息化应用专家队伍。

6、制度建设

在《朝阳区教育系统信息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朝阳教育信息网络中心项目管理办法》框架下,责任到人,确保项目保时、保质、保量完成;依据《朝阳区中小学校园网和城域网管理办法》、《朝阳区中小学安防监控系统管理办法》、《朝阳区中高考电子巡查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对学校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信息化设施设备发挥应有效益。出台和落实《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建设标准与使用评估办法》关注信息化的应用的深入程度、应用效果、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等,引导教育信息化的有序发展。

7、网络视频教研建设

为探索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的关系,朝阳区于2005年、2008年、2010年分别在网络研修、网络教研、网络培训等方面进行探索,在教育业务协同方面取得一定成绩。2011年我区参与教育部网络视频教研课题,旨在进一步探索教育信息共享优化教育的科研互动和协同协作需求,以及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科研,为构建校际联盟和跨区域、跨行业教育联盟进行探索。

今年初在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与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在全区选取25所具有一定教育视频资源制作能力中小学,开展了“学校优质视频资源共享”项目,建设区、校两级优质教育视频资源分享播放系统。由教研中心将原有停留在录像带和光盘大量区级层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借助教育城域网呈现到每位老师的面前。在后续应用过程中,各校将具有本校特点的视频资源上传到校级视频共享平台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网络视频资源库,对于其中的优秀资源还可利用这一系统推荐到区级层面共享系统,经过教研员审批后作为区级层面优质资源向全区共享。针对朝阳区农村学校位置分散的特点,结合课堂视频采集系统实现学科教研员对农村学校的远程听课,利用区级网络教研平台进行远程评课工作。与传统教研活动方式相比,在极大提高了效率、缩短了所需时间的同时实现了被听课堂学生的“零打扰”。

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总结朝阳教育十二年的发展,我们认为区域教育信息化要与国家和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相一致,要强调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效益,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为配合新时代下网络视频教研等信息化应用建设的需求,我区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标准化、队伍和制度等进行以下保障工作:

1、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将着手进行朝阳教育城域网扩容,实现示范校500m、普通100m、安防时隙10m的网络带宽支持;提升对网络远程教学、网络教研、网络教学质量监控、网络视频会议、考场巡查系统等大流量网络应用的支撑能力。

2、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持续加强与朝阳区教研中心和朝阳分院的业务沟通、合作和交流,促进网络视频教研活动的应用和推广。同时,大力开发校本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强区级精品教育资源建设,丰富网络教研工作的交流信息载体。

3、在应用建设方面,在数字化校园、星火计划等常规校级应用建设的同时,围绕网络备课、网络听课、网络作业、网络反馈及考评等环节,支持校内、区内校际、市际、省际四个层面的网络教研活动,利用网络手段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持续探索以业务协同为目标的校际联盟信息化应用模式。

4、在制度建设方面,在满足学校对远程网络视频互动的需求,在使用后开展使用效果的研讨与评估工作,并完善我区远程视频互动交流系统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拟将信息化绩效指标纳入教育评估,并用教育督导制度保障这些指标的有效落实。

5、队伍建设,对全区广大干部、教师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升全区教师、领导干部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并尝试朝阳分院合作,将信息化应用培训加入教师常规继续教育。

、技术保障,积极开展it新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虚拟化、虚拟现实、3g、无线网络的研究与应用,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通过对最新科技成果的合理应用,快速提供首都教育信息化水平,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

 

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要强调有内涵、有应用、有服务、有效益,必须能够改进教学、管理,提升区域教育的管理效率和社会形象,提升竞争力,这样才能促进区域教育单位的改革和综合发展,提升区域教育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谢谢教育部、北京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和各位教育信息化同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二0一一年五月五日(绵竹)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模式经验交流会在绵竹举行
下一篇: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模式(2011)经验交流会会议材料之1

联系凯发官网入口

(电话)028-86133248

(传真)028-86153184

(邮件)568343857@qq.com

(地址)成都市同兴路2号

公安备案号 51010602001598号

蜀icp备09003940号-1

川教jg-20120011

主办单位: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凯发官网入口的技术支持:成都云智博科技有限公司

系统提示
请填写关键词!
确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