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宁夏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有感 -凯发官网入口

观察宁夏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有感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0-11-24 浏览次数:4253
字号【    】

祝智庭

    寒冬初至,塞上江南宁夏却是教育信息化热潮滚滚。11月21日,我参加了在宁夏石嘴山市召开的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暨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场推进会,与许多与会代表一样,对宁夏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互联网 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我对宁夏试点项目的印象可以概括为几点:


    第一,行动坚决:宁夏项目方向明确,组织有方,政策到位,措施有力,各方领导重视,教师人人参与,家长充分知情。我见到石嘴山某所学校有条标语“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这是告诉我们,教育信息化要“信”字当头,才能大胆实践。


    第二,方法得当:宁夏项目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采取大开放、大合作、大融合的生态化发展策略,汇聚了全国多所高校教育信息化科研队伍的力量,优选了国内许多企业的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资源,形成了政—教—产—研—用协同的机制,建立了一批示范性实践基地,产生了一批比较成功的应用模式。


    第三,全面覆盖:宁夏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教育云平台,实现学校互联网200m带宽接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线互动课堂、“互联网 教育”达标县(区)和数字校园建设五个全覆盖,构建了“云—网—端”一体化服务体系。石嘴山市围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智能学习环境改造、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管理提升等,建设了“互联网 教育”“人工智能 教师”标杆校、试点校35所,教师信息化和智能化教学应用达到95%以上,数字化校园覆盖面达到100%。宁夏项目运用宽带网络,通过多级联动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助力教育公平,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


    第四,常态应用:宁夏项目进展快,推广力度大,已经进入许多学科,从数、理、化,语、史、政,到音、体、美,都较好地体现了技术赋能作用,不但为教师赋能,也为学生赋能,此外,技术当然也为教育管理决策赋能。


    基于对宁夏项目初步考察的认知,我为宁夏能够抓住信息化教育2.0的机遇,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发展为突破口,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欣慰。我一直认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系统规划、财政保证、环境建设、教师发展、资源开发、教学融合、评价创新等方面。我曾经总结出一条教育信息化建设“定律”:教育信息化没钱做不了,钱少做不好,钱多不好做。据我了解,宁夏项目通过自筹经费,用了不太多的钱办了较多的事,打破人们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式: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区域经济水平直接相关。宁夏项目用活生生的事实在告诉我们,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恰恰可以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后发优势,在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我想说,宁夏项目的第一条经验是,互联网 教育可以促进不同经济水平地域的教育创变。


    我国在2018年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时,随即发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并部署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示范区,宁夏获批全国首个“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石嘴山市成为首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城市之一。本次会议上,我们看到了宁夏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石嘴山市多所学校在教学创新应用方面的成就尤为出彩,这与当地狠抓人工智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有很强相关性,既有培训又有考核,既有实践基地又有实验研究。所以我想说,宁夏项目的第二条经验是,技术赋能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诚然,宁夏项目尚处于初步阶段,教师智能助手的品种还不够丰富,教师对于智能工具的使用水平尚处于学习曲线的上升段,信息化对于教育教学的优化作用有待更多的实证检验。宁夏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需要迭代优化、持续发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值得大家共勉。实际上,教育信息化还有更高的目标追求——智慧教育,而智慧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面向我国十四五期间乃至教育信息化2035规划,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无论是“互联网 教育”还是“人工智能 教育”,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学生面向未来的美好发展,为他们创造有利于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并为他们提供适性的学习服务,使他们能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协作,学会创造,而不是为了拼高考、上名校,掉进零和博弈的陷阱。如果把信息化变成为日益严重的“教育内卷”买单,那将成为教育的一大悲哀。适逢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之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创造中国化的教育评价新模式和新路径。


    最后,我有个特别建议:我们要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 教育,包括利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vr等新技术,破解追求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难题,解决利用信息化助力教育公平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攻克疫情影响下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系统韧性建设的紧迫问题。


    (作者系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指导专家组副组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上一篇:ai赋能教师 创新变革教育
下一篇:融合智能技术 助推教师发展

联系凯发官网入口

(电话)028-86133248

(传真)028-86153184

(邮件)568343857@qq.com

(地址)成都市同兴路2号

公安备案号 51010602001598号

蜀icp备09003940号-1

川教jg-20120011

主办单位: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凯发官网入口的技术支持:成都云智博科技有限公司

系统提示
请填写关键词!
确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