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推进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
进一步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原属乡镇管理的中小学收归区教育局直管,对城乡学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打破了阻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二元”管理格局。化政府职责,将全市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着眼“全域成都”,制定《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公办)布点规划》(20062020),合理布局城乡中小学,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5·12”地震灾害后,按“幼儿园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原则,科学布局灾后城乡中小学校点。青羊区还提出“住宅小区建到哪里,教育服务就提供到哪里”,温江区实现校点布局建设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时建设、同期交付使用
二、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覆盖了全市96%的乡镇,建成后的农村中小学校均规模提高50%以上,均按照现代教育的需要建设达标运动场地、配置了现代教学仪器,初中、小学人均标准校舍面积达到甚至超过成都市城市水平。推进“教育信息网络满覆盖、教育教学资源满覆盖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搭建基础平台。
三、推进教师配置城乡一体化
一是建立“区管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如温江区创建了教职工管理服务中心,确立了“行政干部能上能下、教职工能进能出、专业技术职务能升能降”的新型用人模式,实现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
二是建立城乡干部交流制度。统一选拔城区学校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市级财政单列经费,对考核合格的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奖励,同时,选拔农村学校校长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1年。2010年,全市县域内交流干部365名,占应交流干部总数的18.1%。
三是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2009年,统筹实施“成都市高校毕业生支教计划”,建立成都大学每年培养100名定向免费师范生制度。2010年实施“常青树计划”,由市政府出资,面向全市招募名优退休教师,到远郊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担任学监、导师、把关教师。
四是评优评先向农村倾斜。全市20%的评优名额在统一调配之外,再投向农村学校教师,全市彻底消除无高级教师、无学科带头人、无优秀青年教师的“三无学校”。
五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在全市选拔7175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与8819名农村教师、青年教师结为师徒。武侯区规定城区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有城郊支教经历,并先后选派、选聘了16名校长、70余名副校长和校长助理、15名特级教师、119名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青年优秀教师到城郊学校工作;温江区2009年在全市率先创建成立32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吸纳2-3名农村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为成员,师带徒牵手结对,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推进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
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都市实施城乡捆绑、教育集团等新体制。如武侯区将城区12所优质学校和城郊12所薄弱学校一一“结对”、“联体”,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办法统一管理,以好带差,以强帮弱。
成都市在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乡教育“捆绑”发展路径:一是捆绑、松绑、脱绑的“线型”推进方式,相互捆绑发展两所学校,在同一领导班子管理下,实行“管理活动交互、品牌并行驱动”发展模式。一旦被捆绑学校具备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则逐步松绑,直至脱绑实现独立。二是“行政互派、教师互动、学生互访”的“三互”合作方式,捆绑两校通过短期项目研修、长期定岗交流和校级干部易岗形式实施行政互派;通过大规模教学交流和教研活动推动教师培训和研讨互动;通过结对互助、结对互往实现学生融合。三是深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发展方式,即两校彻底“合二为一”,城区学校向捆绑学校全方位注入品牌文化,使其成为具有品牌标志的优质特色分校。
成都市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发展体制,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共组建名校集团148个,促进名校进新区、进园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整体推进五个中心城区、高新区与远郊9个区(市)县建立教育互动联盟,推进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青羊区成立了6大教育集团,并建立了核心团队的激励保障机制,对集团核心学校校长每年划拨10-20万的专项工作经费,对从核心学校派到涉农集团分校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妥善解决好其子女的入学问题;建立灵活的教师管理机制,优化优秀教师选任和引进程序,扩大核心学校调动、引进和选任教师的自主权;建立教育集团成员预警和退出机制,促进教育集团健康有序发展。武侯区还将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互动发展对口地区进行了延伸,实现了区域间教育的协同发展。
五、推进教育评估城乡一体化
制定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制度。结合成都实际,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内教育现代化先行省市的共同性、代表性指标,统筹制定成都市、区(市)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设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度、城乡教育均衡度、公平度等评估指标。创新学校办学绩效评估办法。如武侯区对“捆绑”学校实施“联体考评”,建立“基础 发展”的学校评价体系,尊重不同学校的发展基础,调动了城乡各层次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青羊区根据评价显示的校际师资差距、设备差距、管理差距等,统筹调度师资、人力、财力,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六、推进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
按照“支持城区、补助近郊、扶持远郊”的原则,加大市级财政用于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和比例,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2008年,全市统一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提前一年达到国家基准定额标准。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城市标准。200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约129.46亿元,其中农村教育投入74.4亿元。市级财政用于农村教育转移支付资金18.7亿,占同年市本级教育投入的59.52%。
七、推进教育机会城乡一体化
成都市坚持农民工子女入学由流入地政府负责的原则,将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基础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确保农民工子女与区内孩子享受同等就学待遇。2010年,在成都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约26.9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3.19%。其中,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子女约有19.4万人在613所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就读。如武侯区通过“惠民资助行动”,确保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子女在区内学校100%的入学率;温江区建立“全覆盖”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病、因贫、因困失学,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零学费”入学政策,全区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住校学生住宿费。(四川省成都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