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州寄宿制教育获高度评价
“民族地区孩子们能住上这么好的宿舍,真是不容易!”走进整洁、温馨的学生宿舍,亲手捏捏摆放在床头的被褥、毛毯,目睹了配备齐全的饮水机、脸盆、水壶,国检组专家对凉山州及盐源县大力发展民族寄宿制教育、实现民族学校的规范化管理等举措大加赞赏。
12月12日至13日,由教育部总督学顾问、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刘仲率领的西南路“两基”国检组一行,马不停蹄地赶往盐源县,对凉山州及盐源县“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据介绍,凉山州全面加强寄宿制学校标准(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切实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2010年全州寄宿制学校达1034所,寄宿制中小学在校生达到27.8万人。盐源县2009年财政投入608万元,全面免除了55所学校3万余名寄宿学生住校费用,有效改善学生寄宿生活条件;2010年,县政府又投入400余万元,对未享受十年行动计划寄宿制生活补助的住校学生,给予每生20元/月的生活补助,切实提高住校生生活标准。目前,盐源县山区寄宿制中小学校“阳光食堂”建设也全面完成,全县还因地制宜建成了寄宿制学校小农场386亩,既培养了学生劳动技能,又有效改善了寄宿制学生特别是边远高寒山区寄宿制学生的生活条件。
听取了凉山州及盐源县“两基”工作汇报后,国检组克服山高路远、长途奔波的困难,实地检查了盐源民族中学、梅雨中学以及泸沽湖镇小学。检查组通过听、查、看、访,深入了解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教学、学生用餐、宿舍管理、出行安全等方面情况。
国检组充分肯定凉山州及盐源县“两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凉山州和盐源县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和省的相关标准要求,并在工作中创造了许多亮点:如民族教育实现了十年跨越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寄宿制教育,广泛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加强校园、教室、寝室文化建设以及建立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制度等。
就抓好民族教育工作,刘仲强调:一要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二要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师的培养;三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四要高度重视对优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五要高度重视学校软件实力的提升;六要高度重视“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推广;七要高度重视对“两基”工作和其他各类教育的督导检查。
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绍勇,省委编办、省发改委以及凉山州、盐源县党政有关负责人陪同检查。
◆德阳教育走出一条高位发展之路
12月13—14日,国检组一行对德阳市、旌阳区“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在13日上午举行的德阳市、旌阳区接受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汇报会上,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有,旌阳区区委书记王箭分别就市、县“两基”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在观看了德阳市“两基”工作专题片,查阅了德阳市“两基”资料后,专家组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
随后,督导检查组深入到庐山路小学、孝泉民族小学、孝泉中学、和新思源学校、和新长寿希望学校、德阳中学进行检查。每到一处,督导组都进教室、查宿舍、看食堂、问学生,还召开了家长、教师座谈会,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经费保障、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学生体育活动等情况。
“同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不多?”“晚上要做多长时间?”在庐山路小学,专家们向学生详细了解课业负担情况。当得知孩子晚上回家做作业只用花20分钟的时间时,专家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专家们还走进课堂,亲手拎起孩子们的书包,看看有多重,并检查了学生们的教材使用情况。
孝泉民族小学是一所灾后重建的学校,别具特色的校园建筑风格和现代化教育设备的高标准配备,受到了专家一致好评。国家督学郭明伦代表检查组为该校题词——“把孝敬父母与感恩国家结合起来,对孩子们进行永久的德育教育”,勉励该校教职工继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检查中,德阳市学校灾后重建、警校共育、均衡教育、普职融通等工作受到专家们的肯定。专家们指出,从均衡协调到优质特色发展,德阳教育走出了一条高位发展之路。
◆汶川教育让督学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汇报变“演讲” 质询变“夸赞”
“地震发生后,我们组织万名师生千里大转移,到广东、山西等地复课。当时家长与孩子惜别的场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一方面家长觉得孩子不读书没有前途,心里着急;另一方面又担心转移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他们拉着我们的手说:孩子们在地震中没有出事,万万不能在转移途中出问题啊。”在12月13日举行的阿坝州汶川县接受国家“两基”督导检查汇报会上,汶川县县长张通荣抛开讲话稿,动容地说。
国家督学车芳仁说:“你们万人千里大转移的举动,在共和国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极为罕见。这么多人,这么远的距离,竟然没有一名师生受伤,更何况是在信息不通、交通阻隔、余震不断的状况下实现的,真是太不容易了,令人敬佩。”
县长的汇报变成了“演讲”,督学们的质询也不经意间变成了“夸赞”。会上,国家督学格桑尼玛表示:“汶川教育让我们心灵受到震撼、深受教育。你们一定要把汶川县发展教育的经验总结好。”
在总结讲话中,国家督学周稽裘说:“顺利实现万人千里大转移,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决策、魄力和眼光,这是汶川教育奉献给世界的独一无二的宝贵经验。”
进入汶川境内后,督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心灵的震撼”几个字。这种震撼不仅来自地震的巨大破坏、重建学校的宏伟漂亮,更关键的是因为汶川人民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展现出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汶川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决心和思路,深深地感染了督学们。
张通荣对督学们说:“在为汶川中学选址时,有人觉得那块地太宝贵了,应该建成商业中心,这对汶川的发展更有利。但是,我们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持规划优先、选址优先、保障优先、建设优先。汶川县寸土寸金,但我们依然要把学校建在最安全、最方便的地方。”
周稽裘说:“汶川县委县政府优先关注孩子,优先恢复学校,优先发展教育,这就是发展义务教育的先进典范,就是搞好‘两基’工作的宝贵经验。”
走在汶川中学的校园内,看着漂亮的校舍和浓郁的校园文化,督学们感到非常欣慰和激动。张通荣感慨地对督学们说:“为了这所学校,我不知跟当地老百姓磨了多少嘴皮子哦。”
车芳仁接过话茬,笑着说:“如果全国的学校都建得像汶川中学这样好,中国教育就完全实现现代化了。”
◆ 南溪区:与高校合作培养教师值得推广
12月12日下午,听取完了宜宾市与南溪区“两基”工作汇报后,国检组专家对南溪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予以了肯定,认为他们的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据南溪区区委书记李学焦介绍,南溪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来抓。2011年,南溪区与北京师范大学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北师大教育学部在教育科研、管理培训、创新人才培养、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等七个方面为南溪提供智力支持,合作时间为三年。其中,南溪区投入经费400万元,用两年时间,将全区各中小学(含村小)校长送往北师大进行集中培训,每年两期,每期50人,共培训200名教育管理干部。同时,北师大同意与南溪一中建立“北师大教育教学基地”,以实践基地为平台,推进南溪区教育合作与研究。此外,南溪区还以结盟帮学、考核激励等方式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待遇。
国检组专家认为,南溪区对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视程度充分证明当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南溪区与师范类高校合作培养教师队伍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推广借鉴。
汇报会上,国检组专家针对南溪区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质询。
◆国检组走访南溪区石鼓乡初中学校时建议:确保生活补助用到学生饭碗里
12月13日,国检组一行走进南溪区石鼓乡初中,学校食堂正在为住校生准备午饭。食堂操作间里一片雾气蒙蒙,弥漫着米饭的香味。
国检组专家向该校校长顾大云详细询问了食堂的相关情况。国家督学、江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王占铭针对学校食堂经营方式、食堂工作人员管理、食材来源等接连问了几个问题,校方一一作出回答,王占铭频频点头,感到十分满意。
接着,王占铭问道:“目前,学校给寄宿学生发放的生活补助有多少?”顾大云说,“两年前,我们的标准就从每生每年750元提到了每生每年1000元。”
“那这1000元钱是怎么交到学生手里的?”王占铭问。
“都是直接打进学生家长的银行账户里,再由家长自行安排。”顾大云回答。
听到这里,王占铭表现出些许担忧:“国家为了保证寄宿在校的学生吃饱吃好,专门设立了这项补助经费。学校把钱交到家长手上,家长或许会用于其他支出,而没有真正用在孩子的一日三餐上。”随后,国检组专家向学校提出了建议,将生活补助以直接打入学生饭卡等方式交到学生手上,真正让学生吃饱吃好。
听了专家们的建议,顾大云表示,学校会尽快作出调整,改善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的发放方式,把这1000元钱用好。
◆ 心理教师成为国检中的“明星”
漂亮的学校建起来了,可孩子们的心理状况恢复得怎么样?这是督学们在汶川县督导检查期间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12月14日上午,国检组到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督导检查。该校心理健康教师、曾被废墟掩埋三天的王芳成了“明星”,督学们都向她表达敬意,纷纷与她合影留念。
国家督学周稽裘见到王芳后,他问:“当时你被埋了几天,受伤没有?”
王芳回答说:“三天。幸运的是没有受伤。”
周稽裘伸出了大拇指:“你真勇敢!”
王芳莞尔一笑,谦虚地说:“我是心理健康教师,遇到事情当然要冷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心理健康了,学生的心理才健康。”
周稽裘接着问:“你们学校的学生心理恢复得怎么样?”
王芳回答说:“这要看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家庭受灾情况。一般来说,有家人遇难和住房受灾严重的学生,心理恢复比较慢,多数女生比男生恢复慢。”
在汶川中学,周稽裘问心理健康教师龙超敏:“你们学校配备了几名心理健康教师?”
龙超敏回答:“2名专职教师,5名兼职教师。”
周稽裘问:“前来咨询的学生多不多,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问题?”
龙超敏回答说:“来咨询的学生还是比较多。学生的问题比较复杂,初一、高一学生主要是如何适应新学校,初三、高三学生主要是学习压力大。”
在汶川县漩口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郭洪告诉周稽裘:“地震造成的心理阴影已经很少了。大多数孩子来心理咨询室,主要是一些成长中的烦恼。”
周稽裘说:“心理健康教师要通过谈心、做游戏、玩沙盘等,让这些成长的烦恼能得到减轻和消除,促进孩子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做好师生心理健康工作,是汶川教育工作的难点、重点,也是汶川教育的亮点。2009年8月,汶川县面向全国公招了24名心理学专业教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灾后中小学心理疏导研究”共为汶川县举办9期培训班,培训中小学教师619人次。各项心理重建工作的开展,较好地推动了汶川县心理重建工作的普遍和深入开展,覆盖师生共计13000余人。
(教育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