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锦江区召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实践研讨会暨锦江区信息化名师工作室10周年庆典”。研讨会以锦江区信息化名师工作室“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实践”阶段成果为载体,共话新课标落地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省内外共360余名专家、教师在现场参会,1万余人次在线上观摩。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出席研讨会。
大会由领导致辞、经验分享、专家引领、课例研讨、案例交流、专家点评六个环节组成。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刘瑛、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会长周长春为研讨会致辞。刘瑛副局长对锦江区信息化名师工作室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并介绍了锦江区教育发展基本情况和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周长春会长指出,锦江区以信息化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在实施项目式、大单元、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坚持创新发展,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入教育教学的“毛细血管”,“锦江经验”值得推广。
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电教馆馆长曾乾炳以《e路研修十年行 风正扬帆再出发》为题,作大会主题交流。从缘起、举措、收效三个方面,回顾了锦江区“教学信息化名师工作室”的十年发展历程,从“进阶——我们如何再出发”介绍了锦江区开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实践正在做的工作。发言将锦江区突破数字化转型的举措归纳为“1个工作战略、1个研修主线、4种研修方式、5大工作机制”,由此取得了“1个效应、4个嬗变、n项成果”的成效,最后基于内生发展需要,站在新起点,谋划“确定主基调、增强共识度、锚定方向标、落实新行动、形成新样态”的进阶之路,为“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努力书写优异的答卷。
西南大学教授胡航做《深度学习:“跨学科”的本质理解与实践追求》主题讲座。他从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不断追问新课标的本质、形式、目的、实现方法,明确指出“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时代目标和任务;从学习策略、认知结构与学业成绩的映射阐述深度学习“点-联结-结构-变换”的发生机制,指出深度学习中项目化学习的四要素——真实情境、主题式、周期性、立体联结,为老师们落实新课标项目式学习中的深度学习指明了方向。
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做《“新”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新课标实践与探索》主题讲座。从chatgpt的介绍阐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区别,提出“人类更加需要以促进人类智能发展为方向的教育,意义学习与价值追求将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这一宗旨;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从组织管理转型、教与学方式转型、教师专业化发展转型三个方面着手,最终达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阐述了项目化学习的要素,为新课标落地指明了实践道路。
在课例研讨环节,来自锦江区6个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年轻老师贡献了6堂高质量课例,对教学逻辑的清晰理解和表达,对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创变,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综合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参照。全面呈现基于国家课程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入项课、探究课、展示交流课、大单元教学课例。涉及小学初中两个学段,语文、数学、科学三个学科。
在案例交流环节,4个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围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标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分享交流,向与会专家和教师汇报了锦江区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在国家课程的新课标综合学习实践中的生长、创变和反思。
在案例交流环节最后,成都市天涯石小学的信息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书娴老师,以教师、信息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副校长的三重身份,作《做中学、做中用、做中创——如何在项目式学习实践中转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思想》主题分享。描述了工作室、数学组、学科组三重学习共同体,如何依托项目式学习实践,在学习中创新、实践中学习、反思中成长;呈现了以天涯石小学为代表的锦江教师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实践中关于“该不该、能不能、如何做”的思考和行动。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兰对锦江区呈现的课例和案例进行点评:课例和案例基于真实问题、真实任务、真实情境,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全面发展,融合信息技术开展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学习等新型教与学模式应用,反映了锦江区教师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素养和对新课标的理解应用能力。
联系凯发官网入口
(电话)028-86133248
(传真)028-86153184
(邮件)568343857@qq.com
(地址)成都市同兴路2号
公安备案号 51010602001598号
蜀icp备09003940号-1
川教jg-20120011
主办单位: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凯发官网入口的技术支持:成都云智博科技有限公司